2020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0-05-22 10:00:00   【字体:

发布会现场

5月22日上午, 必威体育app官网: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2020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发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必威体育app官网: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田虎青主持新闻发布会

必威体育app官网: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田虎青: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纪念“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同时为将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业局驻云南省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在这里共同举行2020年“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新闻发布会,向新闻媒体发布《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有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今天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施建邦先生;

COP15云南省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高正文先生;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王哲先生;

国家林业局驻云南省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李鹏先生;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先生。

应邀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和云南省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以及省人大环资工委、省政协人资环委、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省民族宗教委、COP15云南省筹备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及西南林业大学相关负责同志。欢迎大家光临!

今天新闻发布会共有三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高正文一级巡视员发布《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

  

COP15云南省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高正文发布新闻

COP15云南省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 高正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云南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表示衷心的感谢!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Our Solutions are in Nature)”。为了纪念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自2016年以来的5年里,我们每年都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发布的主题是《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此外,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游中科院畅想新生活”主题活动、昆明动物研究所滇金丝猴IP生日会活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蜜蜂专家聊聊健康食物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主题展览、云南大学组织专家进校园宣讲生物多样性、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开办云南明星物种线上沙龙、云游“动植物王国”系列线上直播和“答案在自然—发现身边的生物多样性”、昆明市启动了以“助推生物多样性保护 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等系列公众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也将同步展开,目的是广泛宣传生物多样性,同时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大会)在昆明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下面,我向各位作一些情况介绍。

一、《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编制的背景和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云南在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维护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云南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最高的标准、最严的制度、最硬的执法、最实的举措、最佳的环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和保护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林草、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发改、财政、水利、科技、教育等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斐然、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了迎接COP15大会在昆明的召开,向国内外充分展示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我厅组织编制了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白皮书—《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二、《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白皮书》分为前言、保护成效、保护举措、未来行动方向和结束语五个部分,共约2万多字。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保护成效和保护措施。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一是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日趋完善,典型地带性生态系统类型在自然保护地内得到有效保护,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大幅增长,湿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不断改善,退化生态系统得到修复,石漠化、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多年的努力使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二是物种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66个,初步形成了由植物园、树木园、动物园、动物繁育中心等构成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网络,开展了巧家五针松、云南金钱槭、多歧苏铁、华盖木、亚洲象、羚牛、滇金丝猴、西黑冠长臂猿、滇池金线鲃、大理弓鱼等珍稀濒危或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作,全省85%的重要物种得以保护。三是遗传资源保护卓有成效。建立了包括自然保护区、原生境保护小区、保种场、种质资源保护区、种质资源库(圃)、基因库等在内的遗传资源保护体系;依托植物园、树木园、药园、种质资源库等设施,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持续增加;种质资源评价、驯化进展顺利,成功驯化天麻、灯盏花、铁皮石斛、龙血树、红豆杉等20余个药用植物品种,引种了以南药为代表的多种药用植物。

云南多措并举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是不断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位,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机制,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职责,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完善了法规体系,颁布实施了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滇池、抚仙湖、洱海、泸沽湖等九大高原湖泊实现了“一湖一条例”,丽江拉市海、昭通大山包等9个保护区实现了“一区一法”。初步建立起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实施了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此外,制定了一系列规划、计划,实施了若干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项目。 二是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编目,开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畜禽品种遗传资源、极小种群物种及一些重要物种的专项调查。建立了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了云南自然保护区、云南植物标本等一批数据库。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开展了生态系统观测及30多个物种的专项监测调查。率先开展首个省级尺度上的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普洱市景东县在中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试点。三是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了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其他保护地为补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落实国家和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严格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管。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重要自然生态空间系统性保护,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理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及职责,提升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四是持续加强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及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云茶、云药、云花、云菌、云果等生物优势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是全国最大的核桃、澳洲坚果种植和生产基地,花卉、咖啡、坚果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黑颈鹤、犀鸟、滇金丝猴、亚洲象、白眉长臂猿等成为生态旅游名片,保山百花岭村赢得了“中国社区共管第一村”“中国森林观鸟第一村”“中国自然教育第一村”等美誉。贡山县独龙江乡通过开展草果、重楼、羊肚菌等云药、云菌林下特色种植和独龙牛畜禽资源特色养殖,带动“直过民族”—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五是严格生物多样性监督执法。建立多部门合作的协调机制,不断加大对生物多样性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对走私、贩运、破坏生物资源等违法活动进行专项整治。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调联动机制,加大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衔接,形成防范和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工作合力。开展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及其“回头看”,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以及“候鸟行动”“天网行动”“绿剑行动”“南方二号行动”“天保行动”“猎鹰行动”“春雷行动”等专项行动,组织实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及问题核查整改。六是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交流合作。建立了与英国、荷兰、挪威、瑞典、西班牙、德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区域政府间对话交流机制,签署了加强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保护国际、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保护理念、管理模式、技术和资金;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积极参与东盟、南盟、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流合作,促进了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三、COP15大会

作为我省COP15的首场新闻发布会,我先向各位介绍一些基本情况。

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地球环境保护的三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被称为“里约三公约”。其中,《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2016年3月,国务院批准我国申办COP15大会;同年12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COP13大会批准了我国的申请。2018年底,生态环境部组织对北京、海口、昆明、成都4个办会备选城市进行了考察调研。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向国家争取大会在昆明举办。综合考虑这几个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气候和环境空气质量等因素,2019年2月13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会议确定COP15大会的举办地为云南省昆明市,举办地点为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

COP15 将是《公约》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可概括为5个特点。一是主题鲜明,2019年9月3日,生态环境部与《公约》秘书处共同发布了COP15大会的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一主题顺应了世界绿色发展潮流,表达了全世界人民共建共享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愿望和心声,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二是影响深远,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但逢十年的大会尤其重要,COP15大会将确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展望205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愿景,国际社会对COP15大会的召开充满了期待,都希望能通过一个既有雄心又有效的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保护成果。三是规模大,COP15大会包括正式会议、边会和展览三个部分,正式会议又包括高级别会议以及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安全议定书和遗传资源议定书3个缔约方会议,此外还有生态文明论坛、自然与文化多样性峰会、城市峰会等8个平行会议;边会有300-500场;展览200-400个,包括《公约》秘书处相关展览、中国展和云南特色展。届时,将有196 个缔约方、联合国有关机构、相关国际组织等官员参会,预计达万人。四是级别高,国家领导人、部长以上高级别官员将莅临会议,预计上百人。五是会期长,标准会期两周,前后近一个月。原定于今年10月15日至28日召开,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已延期,地点不变,目前筹备工作仍在有序推进。

为确保举办一届圆满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缔约方大会,目前,我省正全力做好COP15大会筹备各项工作,主要有:一是组建了筹备工作机构。成立了由阮成发省长任组长的云南省COP15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14个工作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二是制定了筹备工作总体方案,同时具体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展览展示、昆明市容市貌、城市道路及会场周边环境改造提升、会务及接待、安全保卫、服务酒店、交通保障、智慧城市、主题晚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宣传报道等方案。三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出台了筹备办工作规则、财务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了工作清单、工作协调、工作会议等制度。四是认真落实会务保障工作,推进了通信网络、硬件设施、发言排队系统、同传系统、商务中心、注册中心、招待宴会、餐饮保障、大会宣传色调和图案等设计、建设,着手实施安全保卫、酒店预定、电力燃气、水务保障等工作。五是顺利完成了《公约》秘书处三次实地考察迎检,得到了秘书处执秘的高度肯定和赞扬。此外,我们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了COP15大会吉祥物177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会徽267份,也因疫情影响还未最后选定。

四、下步打算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独特而重要,保护云南的生物多样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五大”建设中,落细、落实、落好。推动生物多样性讲座进机关、进党校、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培育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良好氛围。鼓励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二是着力完善目标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职责,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保护的合力。强化责任制及责任追究体系,严格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COP15大会后,根据大会确定的目标、要求,我们将组织修编《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地方和部门责任。

三是着力强化监督管理。评估优化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国土空间规划与管控。全面落实《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政策,加强管理,对损害生物多样性的行为要加强教育引导,对违法的要严处严惩严罚。强化生态环境统一执法监督管理,加大督察力度,结合生态环境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专项行动,充分发挥通报、约谈、案件移送、行政和司法问责等方式的威慑和打击作用。

四是着力提升保护能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社会捐赠、企业投资、国际合作和市场化运作等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渠道,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持续开展生态状况变化调查与评估,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数据平台,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预报。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大珍稀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抢救保护,加强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管理,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加强应用技术研究,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能力和水平,推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产业利用重大科技攻关。

五是着力推动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态立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旅游文化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积极推进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物医药、花卉等生物产业。探索建立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管理制度,扩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试点。把调查、挖掘和运用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指示精神,以举办COP15大会为契机,统筹推进,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开拓创新,为保护好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