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绘就春日农耕图 唱响田野丰收歌

来源:云南日报          2024-04-23 09:54:19 【字体:

水稻移栽、春茶采摘、沃柑丰收。连日来,云岭大地春耕备耕忙,丰收丰产盛。近年来,我省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赋能,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发展稳中有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处处面貌一新。

牟定县贡峰茶园。

“引进柑橘企业为村民们提供了很多就近就业机会。同时,企业租用村级闲置资产,还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了23万多元的收入。”大门坎村党总支书记朱明文说。

“春节以来,公司的订单量不断增多。沃柑首先运往深圳,再从深圳销往世界各地。其中,10%的沃柑销往国内最大的水果连锁销售企业百果园,90%的沃柑出口至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峡谷明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说。

采摘沃柑。

近年来,芒宽乡坚持以“公司+基地+集体+农户”的模式发展柑橘产业,柑橘种植面积超过千亩的企业有2家,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5000多人。


楚雄州:万物吐新绿 春茶处处香

万物吐新绿,春茶处处香。经历了一个冬天的积蓄,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地春茶迎来上市的时节。

茶产业是牟定县乡村振兴重点产业,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8400亩,当地所产的烘青绿茶香气馥郁、汤色明亮,产品销往上海、深圳等地,备受消费者青睐。从3月开始,凤屯镇新房村小利黑村村民黑自兰就和周边的村民一起到贡峰生态茶园采茶。“工资计件,12元一公斤,多劳多得,手脚麻利的一天收入200元左右,手脚慢的一天也有100多元。”黑自兰说。

据了解,贡峰生态茶园面积200多亩,每年春茶采摘期,附近村民都会来这里务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方便照顾老人小孩。一个月左右的采茶期,工人们可以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带动周边60多户农户增收。

双柏县拥有茶园1.5万亩,每到春茶采摘的季节,都会有大量游客到茶园观光。游茶园、观茶厂、赏茶景、品香茗……各类茶旅体验活动精彩纷呈,茶旅融合成为了双柏县的一张旅游名片。白竹山是双柏绿茶的主产区,这里森林茂密、植被完好,孕育出了色泽鲜润、叶质柔软、香气馥郁的白竹山茶。白竹山茶于2013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5年获得有机产品认证。

在南华县,古茶树聚集的核心区域哀牢山常年温湿多雨、云雾缭绕,高海拔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现有茶园面积2.46万亩,占南华县茶叶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三家村古茶山现存较大的古茶树预测树龄均在500至600年之间。

近年来,南华县积极探索古茶树的保护与开发,在保护古茶树的同时盘活茶产业,大力增加茶农收入,提高茶农积极性。“随着茶产业的发展,我们成立了合作社,下一步将以出产精品茶叶为主。”兔街镇半坡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告诉记者。“我家一年的春茶收入有30多万元,茶树都有编号,客商选定茶树后我们负责加工,今年我家的这棵古茶王一年的春茶都被包了,一棵树就收入4.8万元。”半坡村委会三家村村民罗景良高兴地说。


双江县允俸村:机械化运作省时省力

走进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种植基地,随处可见耙田机、插秧机来回穿梭,翠绿的水稻苗被有序地插播在水田里,轻风吹过,荡起无限生机。

清明、谷雨时节是水稻栽种的黄金时期,机械化生产为水稻丰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在田间劳作的允俸村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李强说:“如果仅靠人工,一人一天只能插大约1亩水稻,而一台水稻插秧机一天可以插秧30亩左右。”李强介绍,合作社从育苗、插播、采收到烘干装袋,全程采用机械化运作,这种方式省时省钱又省力,每亩能节约种植成本五六百元。

沙河乡允俸村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立10多年,有社员1918户。近年来,合作社成立党支部,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动合作社规模化、规范化、科技化发展。今年,合作社计划种植水稻3400亩,目前,秧苗移栽任务已接近尾声。

科技增收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关键。允俸村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李宗强说,合作社党支部积极引进市级农业部门组建农业技术推广站,围绕种植管护技术和新品种推广等,带领合作社发展水稻产业,总结出了全程机械化生产,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收、统一收储、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十统一”种管经营模式,实现水稻产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

“今年合作社主要推广种植云粳37号、闽红6号和神农4号,这些品种都是通过不断试种选出的品种。”李宗强说,合作社打造双江南勐河优质米品牌,带动全县及周边县区水稻产业发展,今年除了满足社员需求外还服务周边县区合作社,现在已经收到秧苗培育订单2000多亩。


祥云县鹿鸣乡:“三带”机制带活肉牛产业

近年来,祥云县鹿鸣乡通过坝区带山区、先富带后富、龙头带农民的“三带”工作机制,建基地、扶大户、育良种、延链条、增效益,积极推动肉牛产业从小规模、分散式经营,向以养殖大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规模化经营转变,走出了一条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的产业振兴之路。

祥云县荣珍超市牛肉销售点。

依托强镇强村结对帮扶和“万企兴万村”等机遇,祥云县创新建立下庄镇—雄里坡村、刘厂镇—鹿鸣村、祥城镇—大凹奈村等“1个坝区乡镇+1个山区村”的强镇强村帮扶机制,从发展思路、资金、技术等方面,对鹿鸣乡7个对口帮扶村给予肉牛养殖、肉牛冻精改良等技术支持,有效带动周边农户近2800户参与肉牛养殖。

围绕做大做强肉牛产业,鹿鸣乡积极开展肉牛养殖政策宣传、示范引领、教育培训等,扶持肉牛养殖技术推广示范带头人、培育养殖示范户,不断增强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目前,该乡已争取沪滇协作、涉农整合资金496万元,建成鹿鸣村、大凹奈村、龙水村3个肉牛养殖基地,培育大理云鹿汇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龙头,有效形成示范引领。同时,通过开展党建引领特殊困难群体增收致富工程、鹿鸣乡低收入人口发展肉牛(羊)养殖产业持续增收项目,精准扶持308户低收入群体培育产业。

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和专业养殖合作社,鹿鸣乡以“龙头+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联农带农模式,逐步构建起集种源、培训、养殖、市场交易于一体的深度融合产业链。在养殖端,该乡以龙头企业帮扶、贴息贷款、奖补等方式,为养殖户提供牛源信息、饲料兽药冻精统购、免费养殖技术培训和发展规划指导,不断提升农户养殖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在销售端,该乡与龙头企业合作,整合全乡肉牛资源,统一屠宰、统一销售,推动小农户小企业融入大产业,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

截至目前,鹿鸣乡养殖肉牛1.1万余头,产值达8900万元。通过科学养殖,鹿鸣乡700公斤的出栏肉牛养殖成本降低近900元,每公斤牛肉价格提高1.5元,一头肉牛效益可增加1050元。


隆阳区芒宽乡:沃柑畅销促村民增收

开春以来,隆阳区芒宽乡“峡谷明珠就业扶贫车间”一派繁忙景象。一筐又一筐金黄透亮的沃柑,刚从果树上采下来,就被送到车间分选包装,再运往各地。

芒宽乡地处怒江大峡谷,属亚热带气候,早晚温差大,土地肥沃,非常适宜柑橘科植物的生长。芒宽乡大门坎村柑橘种植基地面积3000多亩,种植沃柑28万余株。自种植沃柑苗木以来,乡里先后实施土地治理、高效节水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地逐步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还建成厂房6300平方米、水果冷藏库6500多立方米,并引进一台年加工3万吨果蔬分选设备。

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加上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以及优良的农产品质量,基地生产的沃柑等六类产品,均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绿色食品A级认证,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每年1—4月是沃柑采摘旺季,也是附近群众就业增收的旺季。从采摘到运输、从分选到包装,每一个环节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目前,我们这里有200多名工人,大多数是本地和附近乡镇的村民,还有一些工人来自怒江、大理等地。工人们白天在基地采摘沃柑并运输到车间,下午和晚上进行分选、包装及装车,每天的工资从150元到300多元不等,技术熟练的采摘工及包装工,每天收入可达400多元。”车间负责人介绍,即使在淡季,基地每天也需要80多名工人,主要负责除草施肥、修枝打杈等工作。每年,公司支付工人工资600多万元。


新平县漠沙镇:科技来助力 丰产有底气

近日,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漠沙镇已栽种一个多月的7000多亩早稻转入中耕管理阶段。

漠沙镇在水稻种植区采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

依托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服务,漠沙镇正组织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深化科技之力在粮食生产中的运用推广。“我们在植保飞防方面有20多台无人机及其他各类机械。合作社这一次承接的水稻飞防任务是3000多亩,我们可以在三天之内完成,保证统防统治的效率效果。”新平飞悦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白俊坤说。

漠沙镇是新平县的粮食主产区,年均粮食生产面积超过10万亩。为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率,实现粮食生产降本增效,近年来,漠沙镇全面推行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通过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和6家村办企业,整合全镇4000多台农机,按照每亩补助农户100元的标准,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实现水稻生产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服务。

“我们主要通过社会化服务,推广机械化种植,让群众知道机械化的好和快;其次是加大购机补贴的力度,把比较实用的机械纳入补贴清单,方便推广。”漠沙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朱选成介绍。

“现在栽秧、耙田、收割都是用机械,很多工作一个下午就能够完成,省时、省工、省钱。”漠沙镇曼勒社区丙沙小组农户罗云说。

近年来,漠沙镇不断在粮食生产降成本、保面积、保产量、社会化服务上下功夫,主动结合当地干热河谷气候特点,大面积推行水旱轮作、“菜—稻—菜”等种植模式,积极组织早稻、晚稻多季粮食生产工作,确保每年的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同时,不断争取项目资金,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组织实施单产提升专项行动等,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水旱轮作耕种方式能有效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能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降低成本。2024年内,我们力争完成西尼片区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两个万亩、两个千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的实施,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漠沙镇党委书记李永辉说,通过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和6家村办企业,可以在粮食生产的耕、种、防、收4个环节推行全过程机械化托管服务,实现专业化、便利化、全方位的粮食生产服务,降低群众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激发群众粮食生产积极性。

截至目前,漠沙镇已经完成早稻种植7000多亩,完成玉米备耕8万亩。

收藏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 必威体育app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必威体育app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