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验

说村史忆乡愁,感党恩知奋进

来源:云南日报          2020-05-28 08:54:37 【字体:

11.jpg

走进福贡县匹河乡沙瓦村村史馆,竹篾地板上摆放着竹背篓、竹粮筐、木桌子等怒族传统生活用具,竹篾墙上悬挂着怒族群众以往打猎用的弩弓、箭包和怒族乐器“达比亚”等。

沙瓦村地处怒江峡谷腹地,山高坡陡,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怒族群众赖以生存的耕地大部分是25度以上的坡地。15个村民小组、343户1335人靠刀耕火种的传统农耕方式谋生,日子很是艰苦。

“60多岁了,享受到这么好的日子,全托共产党的福了。”搬迁户和尚才说,去年,一家6口人从高寒山区的“千脚楼”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自己腿脚不便,在“微菜园”种些菜蔬,妻子到棒球扶贫车间务工,儿子和儿媳妇去珠海务工,生活来源稳定,日子过得安安稳稳。

和尚才和村里的老人们隔三差五都会到村史馆走走,在火塘边坐坐、聊聊天。

“村史馆是乡亲们记住乡愁的地方,也是乡亲们告别贫困、走向美好生活的见证。”沙瓦村党总支书记斯春梅说,村民搬下山后,会想念以前的房子和生活。县里帮助村里建设了村史馆,就是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乡愁”,懂得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感恩共产党,齐心协力,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奋,建设好新家园,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这是你爷爷那一代人用的砍刀、锄头。这是以前我们居住的茅草房……”周末,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社区居民李二昌带着父亲和儿子到村史馆“忆苦思甜”。

“以前,我们住茅草房,挖包谷地,一年辛苦劳累,也就吃个饱饭。现在,共产党让我们搬到城镇,珠海亲人帮我们盖了这么好的房子、这么好的学校,我们要永远记住以前的生活,记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李二昌说,建设村史馆,是一件大好事,不仅帮老人们把“乡愁”留住,还能让年轻一代了解村里的发展历史,知道祖辈生活的艰辛,知道共产党精准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明白自己将来要怎么做,怎么样为家乡建设出力奋斗。

李二昌搬迁到维拉坝珠海社区后,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到江苏无锡务工学技术,几年打拼,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一年收入四五万元。

“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自己也要争气,不能什么都要靠国家帮扶,要学技术、动心思。靠自己双手,努力让日子越过越好。”李二昌说,他正在动员十几个搬迁群众一起去外地务工,争取三四年后积攒一些资本回来创业。

“村史馆增强了社区居民们对新居的归属感和发展的信心。”珠海社区驻点工作队队长桑娜妞告诉记者,村史馆建好后,工作队组织开展讲村史、传村风、“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等活动,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抓实后续帮扶举措,引导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发展草果、黄精等特色种植养殖业,确保搬迁群众有活干、有收入。

除了建好村史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各安置点还组建感恩宣讲团,通过举办夜校、“院坝会”“入户讲”等各种方式,开展宣讲活动,用身边的发展变化教育引导搬迁群众,树牢“饮水不忘掘井人”的感恩意识,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 必威体育app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必威体育app官网: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